
一、評審機構和評審重點
在本市經濟信息化行業的計算機應用、儀表電子、集成電路、醫藥、電氣裝備、汽車、輕工、冶金、化工等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附件1)已設置人工智能學科組和專業方向的基礎上,上海市工程系列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類)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高評委”),負責本市除上述高評委以外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專業高級職稱的評審工作,高評委下設2個專業學科組,受理基本專業范圍如下:
|
學科組 |
受理專業范圍 |
|
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開發 |
圖像識別和處理、語音識別和處理、文字識別和處理、機器自我學習等 |
|
人工智能賦能應用 |
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能社區管理、智能安保系統、智能交通和導航、智能樓宇管理、智能倉儲和物流、智能能源 |
申報人結合本人專業工作側重,自行選擇相應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會進行申報。
今年評審工作的重點是堅持以創新為引領,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鼓勵人工智能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把握AI前沿技術發展趨勢,積極攻關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結合產業發展推動大語言模型等新技術落地新的應用場景,打造創新活躍、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軟環境。
二、申報范圍
(一)在本市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相應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受聘工程師職務(崗位),擬聘任高級工程師職務(崗位),至申報截止當日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并符合本通知規定條件的人員。
1、具有本市戶籍;
2、持有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
3、近2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社會保險滿12個月。
(二)符合本市“直通車”或“綠色通道”政策的“兩高人才”(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和業績貢獻突出的民營企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可根據其學歷資歷、學術專業水平,由所在單位考核申請(還可增加兩名同行專家書面推薦),經所在區人社局推薦,向區(市)人才中心申報,經審核同意后,可比照同類人員(學歷、資歷、業績等)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
(三)下列情況者不在申報范圍內
1、已辦理退休手續或當年度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
2、上一年度參加本市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未獲通過者(其后有重大業績者除外,重大業績指在上次參評后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或出版個人獨立撰寫的本專業論著)。
三、申報條件和要求
(一)基本條件
遵守憲法和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具有良好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無相關不良誠信記錄,無尚在有效期中的相關處罰。
(二)學歷、資歷條件
1、獲得理工類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后,受聘工程師職務滿2年;
2、獲得理工類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受聘工程師職務滿5年;
3、獲得理工類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取得工程師任職資格并受聘工程師職務滿5年;
4、由高技能崗位轉到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按滬人社專〔2021〕312號文件規定執行;
5、先評聘工程師職務,后取得相關專業在職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在取得在職學歷后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一年方可按在職學歷計算資歷年限;
6、任職資歷自按規定聘任工程師職務起算,計算到2023年6月30日。非就業狀態、在行政管理或工勤等崗位工作的經歷不能作為專業技術工作經歷。在計算時,因專業技術崗位變動、待崗待聘、長病假、參加全日制教育等不在本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時間需相應扣除。 受聘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需提交單位出具的聘任文件或提供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印制《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表》以示證明(http://rsj.sh.gov.cn—便民服務—表格下載—人事人才)。
(三)工作業績和專業能力要求
受聘工程師職務以來,在本人從事的工程專業領域取得至少一項以下成果:
1、負責或主要參與的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省市或各委辦局頒發的技術創新發明個人或集體獎項(集體獎項需說明本人在其中的工作內容和承擔的角色);
2、取得與本專業相關的發明專利授權且應用較好的前三位發明者(需提供專利實施或應用情況材料);
3、負責或主要參與列入省部級以上重點攻關項目、產學研項目,項目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4、負責或主要參與本單位、行業協會或政府部門主導的技術項目,包括技術研究、改造、標準制定等,經有關權威機構評定、驗收取得一定業績成果的,并提供本人參與項目的證明或獲得榮譽證書;
5、在負責或主要參與的本專業有關的工程項目(包括科研、生產、技術服務項目)中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或經有關機構評定、驗收確認有重大技術創新,或取得顯著的降本增效成果(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6、負責和主要參與的工程項目中,應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7、對工程項目管理、產品技術服務方面有突出技術貢獻的;
8、高技能人才評審重點:解決生產難題、參與技術改造革新等方面的能力和貢獻,著重考察技能技藝、工作實績、生產效率、技術和專利發明、科研成果、技能競賽成績等。
(四)論文論著/項目技術總結要求
提交任工程師期間撰寫的,與本人工作、專業內容密切相關的論文論著或項目技術總結,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獨立撰寫并公開出版本專業較高水平學術論著(不含編著、教材),須在申報系統上傳論著的封面、目錄及封底。
2、本人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專業技術論文(3000字左右)2篇(含)以上(合作撰寫論文原則上不超過3人),并確定其中1篇作為主審論文。
若申報人論文在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的,須在申報系統上傳發表刊物的封面、目錄、論文內容及封底。
若申報人以外文發表的論文作為主審論文,需同時提供中文譯稿,專家審核時以中文內容為準;非主審論文的外文論文請提供中文內容概要簡介。
3、本人承擔的科研項目、生產項目或工程設計項目的技術工作,獨立撰寫的字數不少于3000字的項目技術工作總結2篇(含)以上。
以項目技術總結代替論文的,項目技術總結應闡明項目水平,并寫明本人在項目中承擔的崗位職責、專業技術能力、創造性作用貢獻以及解決的技術難題。項目技術總結須由單位審核并出具申報人獨立撰寫的證明。為確保申報人參與項目的真實性,須同時提供申報人主持或為主參與的項目立項、結項、驗收、鑒定等相關材料。
畢業或學位論文、項目(工程)設計說明書、產品說明書,可行性研究、立項申請、驗收報告以及測試報告、產品標準、專利申請報告等不可作為送審論文。
評委會將對部分提交的論文進行重合度檢查,若申報人已進行過論文“查重”的,可將“查重”報告隨論文一并提交。
(五)單位工作考核及公示要求
申報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應對申報人能力、業績提供綜合評價意見和近三年工作業績考核為合格及以上材料。為確保職稱申報程序公正,所在單位對申報人提出的職稱申報情況應在相關范圍內予以公示。
(六)繼續教育要求
按照國家和本市相關要求,需完成繼續教育課程不少于120學時。具體如下:
1、公需科目。需完成必修課程不少于60學時。各公需科目培訓課程安排和報名事宜,請登錄“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https://www.sacee.org.cn,進入“公需科目培訓”欄目)查詢《2023年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培訓實施計劃》。
2、專業科目。累計完成專業科目繼續教育60學時,專業科目具體報名事宜,請登錄“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https://www.sacee.org.cn,進入“專業科目培訓”欄目,查找“上海市經信委工程系列直屬、土建、人工智能應用”)。已參加的儀表電子專業的專業技術教育,其學時將繼續被認可為本評委會專業科目繼續教育學時。2018年以來參加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舉辦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應用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所獲得的學分學時,提供學習證明,可計入專業科目繼續教育學時。
(七)專家面談要求
為更好、更客觀地了解申報人的學術水平和能力業績,根據需要,申報人員須在規定的時間參加專家面談,專家面談情況將作為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無故缺席視為放棄評審。專家面談內容不局限于論文,與職稱評審中相關的內容均在面談范圍內。
面談方式由評委會具體通知。
四、網上申報辦法和注意事項
(一)網上操作辦法
登錄上海市職稱服務系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共服務平臺(http://ggfw.rsj.sh.gov.cn)—網上辦事——職稱申報),按要求用手機“隨申辦市民云”APP注冊用戶信息,如實填寫基本資料,盡可能將所有申報信息填寫完整,并確保與紙質材料的內容完全一致。
選擇所申報的評委會及專業學科組,按要求上傳全部申報材料附件。申報材料填寫和附件上傳完成后,經檢查無誤,點擊提交,打印申報表(請確認上傳附件不攜帶病毒,否則可能導致材料上傳不完整而影響評審)。網上材料填寫完整后,由系統生成申報表,申報人將單位審核意見一欄交由單位人事部門審核蓋章,同時申報人將完整的職稱評審申報表(包含單位審核意見蓋章和個人承諾簽名,PDF格式)上傳至“單位意見欄”。
公示無異后,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制作職稱電子資格證書,職稱電子資格證書將在紙質材料核查工作完成后交人社局制作。申報人可在申報網頁、上海人社APP中查看、下載,接到評委會職稱服務平臺短信通知后領取評審結果及其他材料(歸檔用)。
其他網上申報事項詳見附件(附件2)。
(二)注意事項
1、評委會在網上審核通過后,對通過初審人員分配受理號(評委會也將通過申報平臺向申報人發送短信通知),申報人在收到受理號后:(1)繳納評審費并截屏、打印付款憑證保留;(2)請及時回復評委會的短信,內容為“評審費已付”。
2、申報人在職稱申報系統中提交的材料作為專家評審結果的最終依據,上傳材料與提交的書面材料必須保持一致。
3、按國家規定,中央在滬單位不屬本市職稱受理范圍。對確需委托本市評審的,由主管單位商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同意后,方可推薦報送。
五、申報材料及要求
(一)對申報人的要求
1、網上填寫完成后自動生成《高級職稱評審申報表》一式三份(單獨裝訂),將《高級職稱評審申報表》做成完整(含蓋章頁)的PDF文檔,上傳至“單位意見”欄目。
2、所提交論文一式一份。
公開發表的論文上傳時需包含雜志封面、目錄和文章頁彩色掃描件;以項目技術總結報告作為論文上傳時需包含有本人簽名的文章內容、單位出具的項目情況證明、推薦專家出具簽名的書面推薦材料。
(二)對申報人所在單位的要求
1、申報人生成的《高級職稱評審申報表》所填內容須由所在單位進行核實并提出審核意見。單位需對申報人各個方面在《申報表》“所在單位核實意見”欄內明確寫上核實意見并蓋章(須寫具體內容,不能寫“情況屬實”之類)。凡未寫入核實的其他內容在評審時不能作為主要業績對待。
2、申報人是事業單位編制的,單位須在核實意見欄填寫事業單位缺額申報的情況,并由本單位人事部門和上一級人事主管部門蓋章確認。
3、單位應對申報人的技術業務能力水平進行考核評價,并協助提供申報人近三年年度考核情況,填寫《單位考核評價意見表》一式兩份(附件3),填表人簽名、單位蓋章后,原件需掃描上傳至網上【相關表格】欄中。
六、報送材料時間、費用及咨詢聯系
(一)網上申報時間
1、網上注冊填報時間:2023年6月19日至2023年7月31日止。
注冊填報截止日未點擊確認提交的,將視為放棄申報。
2、網上審核及材料修改。
評委會辦公室將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形式審核,申報人應關注評審進程,及時修改材料。未在要求完成的修改時間前進行修改并點擊確認提交的,將視為放棄申報。
(二)紙質材料核查地點及時間
地點:膠州路358弄1號樓402室
時間:具體以平臺短信通知為準
材料目錄見附件4。
(三)評審費及繳費
評審費人民幣1100元/人。
本評委會尚未開通職稱申報系統“網上繳費”功能。申報人從申報系統收到評委會分配的受理號后,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或銀行柜面轉入以下賬號,并保留轉賬憑證。
單位名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
單位稅號:12310000351030607J
銀行賬號:98510155260000074
開戶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文化廣場支行
轉賬時務必在備注欄注明:申報人姓名+2023年人工智能高級工程師評審費,如:李XX2023年人工智能高級工程師評審費。如果申報人請別人代繳,必須標注申報人的姓名,而非代繳者姓名。電子發票將發送至個人在申報系統中提供的電子郵箱(請務必準確填寫)。
當年度未通過評審,費用不予退還。
(四)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馮老師 62120636、黃老師 62760078
咨詢時間:9:30—11:00;13:00—16:00(周一至周五工作日)